网游娱乐平台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网游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

左权若不牺牲,解放战争时期会担任什么职务?这几个职务保底大将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11    点击次数:50

2007年12月9日,北京阜成门外的一家宾馆内,100多位开国将帅的后代齐聚一堂。在聚会中,四野首长的女儿豆豆站了出来,向在场的将帅子女们朗读了她父亲创作的一首现代诗《悼左权同志》。

这首诗描绘了四野指挥官与左权初次相遇的情景。

那是在1931年左右。

初次见面发生在一间办公室里。

你正伏案专心致志地写着东西。

你表现得非常低调

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。

你与那些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人截然不同。

左权在完成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业后,又赴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。1930年6月,他回到上海,随后进入中央苏区。起初,他在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担任教育长,同年年底被任命为红12军军长。

当时,年仅22岁的四野首长刚被提拔为红四军军长,尚未担任红一军团军团长职务。他与红12军军长左权处于同一级别,但就部队作战能力而言,作为一方面军核心力量的红四军显然比红12军更具优势。

左权在红12军任军长后,调至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担任作战参谋,随后晋升为参谋处长,正式开启其参谋工作历程。

随后,宁都起义爆发,国军第26路军被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团,左权被任命为该军团第15军的政委。然而,左权在红五军团的任期并不长。到了1932年5月,时任红15军军长兼政委的左权因被指控私藏“托陈取消派”文件而被撤职,随后被调至红军学校担任教官。

在《悼左权同志》一文中,四野首长详细叙述了左权的这段历史。

1932年,我们的部队向东进军,成功攻占了漳州。

这是我们合作的起点。

突如其来的政治流言导致你被解除了军队职务。

你平静而镇定地返回了后方。

我们就在那时候分开了。

1933年初,左权重返中央,出任总参谋部第一局作战参谋。年底,他转任红一军团参谋长,投入第五次反围剿战斗。这段时间里,左权与四野首长开始密切协作,两人的深厚友情也由此建立。

红军此时正面临着最为艰难的阶段。

从此以后,无穷无尽的复杂任务不分昼夜地围绕着你。

你负责的任务是最复杂的。

你全面承担了指挥作战的重要职责。

部队在日间进行军事行动和战斗,

晚上还得仔细安排,

领导得力,

电话机常伴你床头。

整晚电话不断响起,屡次将你从睡梦中惊醒。

你已经疲惫到了极点。

这段描述充满了真挚的情感,显得格外真实。对于一向内敛、不轻易流露情绪的四野首长而言,这样的表达实属少见。

1934年8月,温坊战役成为两人协作的经典战例。在这次战役中,红一军团灵活运用战术,成功击毙击伤敌军2000多人,并俘虏了2400余名国军士兵。

在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的两个月后,两位领导人持续紧密协作,并肩指挥了多场关键战役,包括湘江之战、遵义会战、四渡赤水的战略行动、娄山关的激战以及大渡河的强渡。历经重重艰险,中央红军最终成功抵达目的地陕西吴起镇,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远征。

过度的劳累会让你在睡觉时不由自主地说话。

我总能听见你睡觉时说的梦话。

你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为战斗做部署。

看到你这么累,我心里总是觉得不舒服。

你还记得吗?

尊敬的战友!

经历了无数次凶险的战役

我们差点就一起完蛋了。

我们的指挥中心多次卷入激烈的战斗之中。

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,两位指挥官继续联手指挥了直罗镇和东征等重要战役。到了1936年5月,四野的首长被任命为红军大学的校长,左权随即接过了他的指挥权,成为红一军团的代理军团长。这一变动标志着两人在战场上的合作正式结束。

在挑选合作伙伴时,四野的领导人有着严格的标准。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儿子张胜曾提到,在众多军事将领中,有些人的政委搭档选择特别困难。彭德怀就是其中之一,四野的领导人同样如此。

在四野的指挥层中,左权与首长的合作展现出了极高的默契,这种协调程度甚至超越了后来的参谋长刘亚楼。从相关的记载中可以看出,左权与首长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,他们之间还存在着深厚的同志情谊,这种并肩作战的伙伴关系是刘亚楼所未能达到的。相比之下,刘亚楼与首长的互动更多是基于职位的上下级联系,这与他长期在红一军团担任师级干部的经历有关。

张胜提到我军中有两位将领最为难以合作,但有趣的是,左权却能与他们长期共事且关系和谐。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左权卓越的军事才能,也反映出他品德高尚、性格温和,擅长协调团队关系,具备出色的领导力。

左权在红军时期的表现堪称卓越。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,随后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,是红军中少有的科班出身。1930年,他就已担任中央红军的军长职务,三年后更是被提拔为红一军团的参谋长,这一职位在红军中举足轻重。此后,他还代理过红一军团的军团长职责。这样的履历,即便在开国大将中也属罕见。

在开国将领中,左权当时的资历相当突出,甚至超过许多后来的上将。以粟裕为例,他在红军时期仅担任过师级职务,最高做到红7军团参谋长;陈赓在红军时期的最高职位也只是师长。相比之下,左权的经历显得更为丰富。

在抗战期间,左权出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,主要协助朱德和彭德怀进行军事指挥。虽然叶剑英是名义上的总参谋长,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统战事务,因此左权实际上承担了总参谋长的日常职责。

1955年,叶剑英荣获开国元帅称号,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十。他在军中的地位一直很高,早在红军时期就担任红一方面军和中央军委的参谋长;到了抗日战争时期,他更是身兼八路军参谋长和中央军委参谋长两职,职位始终高于左权。因此,如果左权没有牺牲,他几乎不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左权长期担任八路军总部的要职。即便他曾短暂兼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,他的主要工作重心仍放在总部,未曾真正脱离过这一核心岗位。左权的这种坚守,体现了他对八路军整体战略部署的重视和责任感。

1942年5月,左权将军不幸牺牲。此时,我军的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已大致完成,唯独东北地区尚未完全掌控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八路军和新四军逐渐整合,形成了以地域划分的指挥体系,包括陕甘宁、晋绥、晋察冀、山东、中原和华中等区域。在此期间,八路军总部对北方战区的统一指挥权逐渐移交至中央。到了日本投降前后,原本负责八路军军事行动的彭德怀被召回中央,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。

倘若左权在战争中幸免于难,他很可能会与彭德怀一同被召回中央任职。根据历史背景推测,他极有可能接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一职,这一职位在当时实际上由叶剑英担任。

在解放战争期间,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指挥体系已基本完善,左权的主要职责范围大致分为三个方面。

首先,他决定继续在中央工作,帮助中央统筹全国的战局。

其次,左权如果参与了“抢占东北”这一重大历史行动,成为众多奔赴东北的干部之一,他极有可能担任东北民主联军(即后来的东北野战军或第四野战军)的参谋长,继续与四野的主要领导合作。

第三,彭德怀元帅调任新成立的西北野战军,共同指挥西北地区的解放战争,预计将担任西北野战军参谋长一职。

在解放战争时期,各大战略区的参谋长通常由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担任。以东北野战军为例,刘亚楼担任参谋长;中原野战军的参谋长是李达;华东野战军则由陈士榘出任这一职务。这些将领在建国后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,充分体现了参谋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和地位。从历史事实来看,战略区参谋长这一要职确实与开国上将的级别相当,这也是我军高级指挥体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。

左权的履历和职位明显优于其他候选人,因此,无论是从哪个标准来看,他都具备成为新中国开国大将的资格,是我军参谋型将领在开国大将中的典型代表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网游娱乐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